最近刷装修圈总刷到“当年追的流行设计,现在看像吃了苍蝇”的吐槽:有人说自家弧形电视墙像块发面没揉开的馒头,凸在墙上显得客厅更小;有人说悬浮电视柜装了半年就往下耷拉,擦地时总怕碰一下就掉;还有人说定制床头柜比床还宽,卧室过道窄得能卡下一只脚——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这种“当初觉得赚了,现在觉得亏炸了”的感受?
其实哪是设计本身烂啊?
是咱们把“跟风”当“审美”,把“生搬硬套”当“紧跟潮流”了。就像白居易的诗连卖菜老太太都能背,但没人说它“烂大街”,因为诗里有烟火气有共情;装修设计也一样,弧形墙本来是柔化棱角的好想法,可你硬把它装在只能放32寸电视的小墙上,旁边还留个直角配重墙没处理,那能不像块凸出来的大面包吗?
悬浮电视柜是方便打扫,可你在1.5米长的墙上装个1.2米的悬浮柜,两边空着一大块,跟给瘦子穿肥裤子似的,能协调吗?
我隔壁阿姨家更搞笑,当年听设计师说“定制床头柜省空间”,非把两边做成长长的悬浮柜,结果床是1.8米,床头柜各占30公分,卧室过道只剩60公分,现在每次过都得侧着身,她跟我说:“当初觉得‘高级感拉满’,现在看就是给自己找罪受,想拆又得砸墙,悔得我直拍大腿。”还有拼色衣柜,我同事家找了个“只会用模板”的设计师,把深红和浅粉撞一起,跟婚房翻车现场似的,还说“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撞色”——撞得人眼睛疼,现在只能用布帘遮着,说“早知道选单色衣柜,简洁还不踩雷”。
再说芝华士沙发,当年谁没被“坐上去像陷进云里”的广告打动过?我姐家当年咬咬牙买了个深棕色皮款,结果配她家北欧风的浅蓝窗帘,跟穿西装套拖鞋似的违和,现在想换又嫌贵,只能盖个灰色布巾遮着,说:“早知道买个亚麻布沙发,耐脏又好搭,现在看也不丑。”还有半墙卫生间,我朋友家三代同堂,公卫非要做半墙,早上老人刷牙孩子洗脸,互相瞅着都尴尬,她说:“当初觉得‘时尚开阔’,现在才明白,设计得先看‘适不适合’,再看‘漂不漂亮’。”
其实装修哪有什么“必火款”?那些能留得住的设计,从来都是“为你家量身订做”的。比如书桌,有人花2000块定制“网红款”,抽屉拉不开还占地方,不如网友500块DIY的:买块实木桌面架在两个文件柜上,桌面宽能放电脑,旁边文件柜能放书,实用又好看;沙发不用追“云朵款”“大黑牛”,选线条简单的亚麻布款,耐脏又好搭,过个三五年看也不丑;衣柜不用非要拼色,单色的简洁大方,就算再过十年,也不会像那些“花里胡哨”的拼色款一样过时。
你家有没有当年跟风装的“流行设计”,现在越看越闹心?比如弧形墙、悬浮柜,或者拼色衣柜?其实装修的本质是“让日子过得舒服”,不是“让别人觉得你家高级”。那些“烂大街”的丑设计,说到底是没搞明白:设计是有灵魂的,它得贴合你家的户型、你的生活习惯,而不是照搬别人的“网红款”。
就像买衣服,再火的款,不合身也穿不出好看——你说对不?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